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鼎定南北朝 > 第293章 谁魅惑谁?

第293章 谁魅惑谁?(1 / 2)

皇宫式乾殿。胡太后翻阅御案上的厚厚的军政官制,这份军政官制出自卫铉手笔,去年由尔朱荣派人送入京城。

胡太后知道这些官制都是高瞻远瞩的创举,但是要是用在暮气沉沉、病入膏肓的魏朝,魏朝怕是离死不远了。然而今天正午的生死决斗、以及围观百姓的热情,令她对武举有了别样心思;于是又拿出来观看,并且令卫铉入宫奏对。

胡太后爱不释手的合上册子,心中也默默反省:“此子惊采绝艳、军政兼通,有宰辅之才,所写的每一项、每一条都充满了变法图强之锐气、志向,更难得是与名门大阀没有纠葛,任用将官多为寒门豪强出身。若能入京任职,为朕循序渐进改制,大魏定能浴火重生。先前令卫铉出任上党行台都督的决定,多少有失理智了。”

她当初除了决定让卫铉牵制尔朱荣以外,还有卫铉在上党的作为太过霸道、太过激进,她担心卫铉入朝为官以后,像在上党那般锋芒毕露、锐意进取,最终打破朝堂微妙平衡,使朝堂大乱特乱。

胡太后正在思索如何能够做到两全其美之际,元季聪轻步进入大殿,在门口行礼道:“陛下,河东公到了。”

“宣。”胡太后脸色恢复平静,语气平稳的吐出“宣”字。

元季聪施了一礼,转身向殿外的卫铉轻声道:“河东公,请。”

卫铉抱拳一礼,从她身边进入大殿,向坐在御案后的胡太后行礼道:“臣卫铉拜见陛下。”

“卫卿免礼。”胡太后目光掠过卫铉,向门口的元季聪吩咐道:“季聪,不许任何人靠近大殿。”

“喏。”元季聪依命退出大殿。

胡太后目光看向卫铉,微笑道:“坐吧。”

“谢陛下。”卫铉暗自警惕的依言入座。他经过上次的奏对,发现这个高高在上的女人有些喜怒无常,若不是当时元季聪紧张了一下,自己未必走得出成武殿。

“你和冯轩决斗之时,朕也在闾阖门阙楼观战。”胡太后一双凤眸渐渐溢出几分柔和,她和声道:“不意卫卿除了统兵能力,武艺也是如此高超,竟一招就把冯轩斩于马下。”

卫铉赶忙起身行礼道:“陛下,冯轩的武艺、臂力其实不差;只是他似乎不经战事、缺少实战经历,他用的招式与其说是武艺的‘武’,倒不如说是舞蹈的‘舞’。正因为他的招式花哨不实用,故而臣一击得手。”

“我朝以武立国,尚武之风极重,类似今日的公平决斗比比皆是;那冯轩技不如人,怨不得卫卿。朕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并没有责怪卫卿的意思,坐吧。”胡太后安抚完毕,指了指御案上的册子道:“朕让你来,是你编写的武举……朕欲以武举将,看你有没有补充之处。”

“陛下,臣该写的已经写了,着实没有补充之处。”卫铉欠了欠身,说道:“臣是一介粗人,不会委婉说话;请陛下恕臣斗胆问一句:若决胜而出的武士门第不高、或没有门第,朝廷如何安排?”

“卫卿倒是问到关要处了。”胡太后是让卫铉前来解决问题,自然不会责怪;她沉吟半晌,缓缓地说道:“羽林军已经不是以前的羽林军了,各级将领不经战阵、死气沉沉,他们带出来的士兵久疏战阵、疏忽懒散、不堪大用。朕欲举办武举,从民间、从普通士卒之中提拔贤能,以此振奋民心军心。彼时,优胜而出的强者可为羽林军将校;卫卿以为如何?”

说着,又着重强调:“朕想听真话,卫卿尽可畅所欲言。”

“陛下此策高明,臣也深有体会,臣在恒州、汾州、河北遇到的很多叛军将领,曾是朝廷底层将领、士兵、民间勇士,他们只因没有出头的机会便投身造反叛军,现在陛下不计出身,选拔天下将才,定能收民间武士为朝廷所用、减少各地叛乱、振奋民心军心。然陛下也说羽林军久疏战阵、疏忽懒散、不堪大用,何不另起炉灶,再练一支新军?”卫铉只能说胡太后开窍了,终于愿意走出唯才是举的第一步。

胡太后眸光闪了一闪,似有所悟:“再练一支新军?”

“是的陛下,羽林军独一无二,没有竞争目标、没有紧迫之感。久而久之,他们不但懈怠下来,而且目空一切、蔑视一切;哪怕是在战争期间,也不例外。这一点,往往被贼军利用。所以羽林军需要一支生机勃勃的、强悍的军队鞭策。”卫铉这番话有失偏颇,因为羽林军的士兵都是好兵、强兵,废掉的只是将官而已;可中高级将官都是胡太后一手提拔上来的人,他如果指责中高级将官,完全就是扇胡太后耳光。

胡太后猛地坐正身子,她觉得卫铉说到了关键的地方,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她身材丰腴、容颜艳冶、洋溢着魅力四射的迷人风姿,这个动作顿时惹来一阵波涛汹涌。

卫铉稍是愣了一下,瞬间便目光低垂,不敢多看。

胡太后捕捉到卫铉双眸骤然闪现出来的惊艳之色,非但没有生气愤怒,反而心满意足挺起丰mǎn胸膛。倒也不是诱惑卫铉,而是美丽女人比较享受男人投注而来的惊艳目光,之后自然而然做出一些更美的回应,胡太后此时也是如此,她巧笑嫣然的柔声道:“卫卿似有未尽之言,接着说。”

“喏。”卫铉面色平静的说道:“陛下,从武举中决胜而出的强者都是怀着热血、忠诚而来,如果朝廷不给职位,那就是失信于天下,反而伤了天下人之心。但羽林军没有空位,当下也不适合裁撤将官,若不然,会引起一定的动荡和麻烦。要是另建一支军队的话,既能安排这些武者,能增强天下人报效朝廷热忱,又能令羽林军心怀紧迫。重要是新军从零开始,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完全属于陛下、完全忠诚陛下。”

这是卫铉的心腹之言,上党也是这么做的。

胡太后听到最后两个“完全”,顿时大为心动,毕竟没有人能拒绝拥有一支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军队,而名门世家、达官贵人之下的羽林军和禁卫军对她的忠诚显然不纯粹,不纯粹就是不忠诚。可她一想如今的情况,长叹道:“卫卿言之极是,然而组建新军,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光是组建新军的钱粮,朕就无能为力。”

“陛下,京城三千六百寺,有的是钱。您可以让御史台协助佛祖清理门户。”卫铉也知道朝廷财政紧张,胡太后这几天还讹诈了一大笔钱;但是朝廷太过腐败无能、积重难返,无法对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分配,讹诈来的钱对于整个魏朝来说,那也是杯水车薪。

他要是胡太后,定然拿出刮骨疗伤、振奋民心军心的魄力,但是胡太后似乎没有这种魄力、也没有依法办事的自觉,居然还让元乂的父亲元继、几个弟弟继续奢侈的活下来。

胡太后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好奇的说道:“你灭了太原郡、乐平郡佛门,还打算收拾上党七郡佛门;如今又是这般建议。你老实与朕说:你究竟是不是与佛门有仇?”

“臣固然是道士出身,然而臣与佛门非但没有有仇,反而推崇佛门中的一些教义,臣痛恨的只是那些打着佛门名义欺压良善、大肆敛财的假僧尼。当然了,道观里的道士也未必好得了多少,故而臣决定全面整顿上党七郡的寺庙庵堂、宫观。”卫铉停顿了一下,向胡太后说道:“陛下,太原乐平二郡的寺庙占山为王、圈占良田,且不用上交赋税。不过它们并不是单独的存在,它们的背后的是王氏和郭氏、羊氏、祁氏、温氏……这些家族掌控寺庙庵堂收益,几乎是全部落入他们口袋之中。依臣来看,京城寺庙庵堂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