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鼎定南北朝 > 第293章 谁魅惑谁?

第293章 谁魅惑谁?(2 / 2)

“京城寺庙庵堂确实也是如此,然京城不是太原、乐平、上党那般简单。整顿佛门一事,兹事体大,不能轻举妄动啊。”胡太后其实比卫铉还要不信鬼神、佛陀,只不过出于政治需要,不得不装出笃信不疑的模样;若按卫铉的法子、冠冕堂皇的帮助佛陀清除门户。少说也能为朝廷带来几十万两黄金、十万青壮。

“陛下考虑周全,是要好好筹谋。”卫铉并不着急,他只是给胡太后心底埋下一颗改革改变的种子,只要她在京城拉开武举的序幕,自己在上党也能冠冕堂皇的“奉圣命”行事。

胡太后将此事记在心上,转而岔开此事道:“武举方面,可还有其他建议?”

“陛下若办武举,亦可考虑羽林军、禁卫军底层将官和士兵,。一是底层将官和士兵也有人愿意为国效力、力争上游,所缺只是机会;二是新军也要精通战阵之术的士兵来带,如此方可迅速成军。”卫铉详述完毕,忽然想到一事,说道:“陛下,杜洛周、葛荣是两个势力之首,彼此之间是合作又相互戒备的关系;臣建议陛下册封其中一人,册封较为厉害的宇文洛生、宇文泰、高欢、尉景、任祥等将。”

胡太后立刻明白这是一招无耻却又相当管用的阳谋,笑着问道:“卫卿说了两个问题,前者非常精准;后者可是分化离间、从内部瓦解叛军?”

“陛下英明。”卫铉欠身道。

“卫卿说的组建新军、清理佛门、分化离间,朕需要与大臣商议,一时也无法给出答复。”胡太后也是无奈,她又何尝不知卫铉所说这些、所编写的军政官制全部是利国利民之良策?

但魏之败坏实非一朝一夕,自文明太后、高祖孝文皇帝以来,军政大权始终处于亲贵及代北旧人手中。她再度临朝之时,每天固然是孜孜不倦的批阅朝臣奏章、审理重大案件、考核地方廉洁与否,可最终谁也无法量刑。

其中原因就是她没有多少实权了,故而需要处处退让、处处妥协,不过卫铉设想中的新军若能建立起来,自己将会多出一把利刃、一面坚盾;同时也是她要倾尽私人财力来办的事。而新军最初的人数也用太多,只要两三万就够了。

卫铉见她好像没有什么事了,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胡太后心情正好,微笑道:“卫卿你说。”

卫铉拱手道:“臣明日想登临永宁寺塔,饱览京城恢弘壮丽风光,恳请陛下恩准。”

“小事耳。”胡太后说道:“永宁寺乃是皇家寺院,与其他寺庙不同,一般人不放出入;既然卫卿有此雅意,朕明日让元季聪带上令箭随你同行”

“多谢陛下成全。”卫铉心下窃喜,带不带人不重要,重要是圆了元季聪之梦,自己也有了与她独处的机会。如果元季聪愿意充当自己的谍者,其作用远超数万精兵。

胡太后目光温和地看着俨如玉树临风的卫铉,说道:“卫卿今日与冯轩决斗,又来来回回奔波,也是辛苦了。朕稍后还要召见王公大臣商议武举一事,就不多留你了。至于你锐意变法图强之志,朕十分赞赏;且回去歇着。”

“多谢陛下厚爱,臣告退。”卫铉起身施了一礼,面上现出宠若惊之色。

“季聪,替朕送着卫卿。”胡太后朝门外唤了一声。

卫铉再次道谢一声,随着元季聪离开式乾殿。

胡太后从御案上取出一册奏疏,将之投入火炉之中。此册奏疏是都官尚书袁翻弹劾卫铉:说卫铉在上党毫无仁义,几近将上党名门冯氏灭族;说卫铉在河北为了牟取军功,草菅人命、屠杀百姓,要求朝廷将卫铉治罪。

卫铉在上党的作为符合胡太后心意;袁翻所说的后者,则是无稽之谈了,因为卫铉只是报了作战过程、结果,自始至终都没为自己请功,身在战争前沿的任城王元彝、定州刺史杨津、相州刺史李神等人也没有弹劾卫铉。

倒是袁翻让她失望了,袁翻前天上了这份奏疏,昨天又匆匆冒出来当生死决斗居中人,可见袁翻不仅是无是生非,而且是挟私报复;其中的私就是卫铉没有参与袁翻举办的私人宴会、没有进贡礼物。

对于这些,胡太后都很清楚。

。。。。。。

走出式乾殿庭院,卫铉向默默作陪的元季聪说道:“颍阳县主请回,明日还要劳烦县主呢?”

元季聪奇道:“明日有何事?”

卫铉轻声道:“我恳请了陛下,她允许我进入永宁寺,登临永宁寺塔,还说让县主陪伴。”

“河东公,是你建议陛下让我作陪的吧?”元季聪双眸一亮,她非常想在永宁寺塔观看整个京城,曾经“怂恿”卫铉请求胡太后放行;而且她还毛遂自荐,说自己可以当卫铉的“向导”。如今听了这番话,本能的以为是卫铉向胡太后推荐了自己。

“陛下自己安排的,与我无关。”卫铉实言道。

卫铉越是如此坦率,元季聪越是不信:“是吗?我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