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见过至尊。”元雍等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见胡太后一到就怼了上去,便以行礼的方式缓解。
“诸位臣公免礼。请坐请坐。”元诩热情的说道。
“谢至尊。”众臣见胡太后、元诩入座,这才坐下。
元诩故作不知的率先问道:“阿娘、诸位因何来此?”
胡太后已经派人追查,但此时尚未得到证据,耐下性子反问道:“如今国事艰难,至尊为何热衷册封异姓王?”
她所说的内容就是元诩上次让谷会、绍达送出的承诺。
“阿娘,朝廷所虑者,乃是雍州万俟丑奴、莫折念生,河北杜洛周、葛荣。彼等四贼经过数年发展壮大、广纳地方军民;人口日渐增高、兵锋愈加强盛。我大魏虽为天下正统,但南有南梁虎视眈眈、待机而动。朝廷因此才不敢全动平叛,致使四贼日渐势大,儿臣所言可对?”元诩所说这些,很多人都知道,也是很基本之事,可内忧外患的现状恰恰是魏朝进退维谷的关键。
胡太后点点头,面无表情的说道:“至尊所言,也不无道理,但不知至尊有何破局妙计?”
元诩见胡太后没有问责,而是摆起了道理,心头暗自松了口气,拱手道:“昔日秦朝强盛,不可一世,可它仍旧被各路诸侯推翻。楚后怀王熊心为了推翻暴秦,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诸侯纷纷用命。今四贼强盛,朝廷疲惫,朝廷何不仿效楚后怀王、何不做出‘只要先破四贼之一,可授异姓王’之约定?有此一诺,何愁天下都督、将军、刺史、太守不尽力?”
“楚后怀王的结果又是如何?”元诩与胡太后讲史、论政实在太嫩了。她目光闪过一抹厉色,冷笑一声道:“朕来告诉你:借楚后怀王名义壮大的项羽,后来不愿继续听命楚后怀王,向诸将表示怀王乃是项氏所立,灭秦定天下的功劳在于他项羽与将士,与怀王没有半点关系,最终逼迫怀王迁郴县;项羽随即又暗使英布派人将怀王弑于郴城穷泉傍。”
胡太后看了他一眼,又道:“我朝前期为了夺取天下,对人才、对门第的需求极大,为了让他们全力支持魏朝,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在天赐元年九月(404年)一口气册封十多个异姓王、几百郡公县侯……但随着天下趋于太平,弊端也显现出来,其后历朝皇帝为了剪除隐患,不知做了多少努力、多少博弈。现如今,至尊竟然要在艰难之时走回头路,莫非真想当楚后怀王不成?”
“阿娘。先祖所定之制也是为了我大魏能够更好延续,然而我大魏王朝如今风雨飘摇,除了万俟丑奴、莫折念生、杜洛周、葛荣四贼以外,朝中和地方诸多要员也是狼子野心。”胡太后气场太大,元诩不敢与之对视,硬着头皮垂眸道:“朝廷若是不思变通、抱残守缺,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好江山步步衰弱、眼睁睁看着大好江山被乱臣贼子瓜分,与大好江山比,区区几个异姓王又算得了什么?还请阿娘三思。”
胡太后怒极,她死死的盯着元诩,良久才冷声道:“在至尊眼中,朕就是朝中野心最大的人吧?”
元诩心头一颤,不敢多言:在他和很多朝臣眼来,胡太后就是狼子野心,而且她“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样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对胡太后的憎恨远胜万俟丑奴、莫折念生、杜洛周、葛荣四贼。
偏殿之内,一时鸦雀无声。
元雍和元悦、元徽、元彧、穆绍、李神轨无话可说,他们偷偷看着的元诩目光,仿佛就是在看一个傻子。
胡太后的确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不臣”,但皇族正是在威望较高的带领下,方能勉强团结起来;一旦把权力交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元诩,或者以异姓王蛊惑各地都督、将军、刺史、太守,天下就会乱了套了,而因此感到身份大跌的皇族也会大为不满。
所以在这关键时刻,异姓王是绝对不能册封出去的。然而元诩一心夺权、鬼迷心窍,始终看不透这些;他不仅表现得孜孜不倦,还想以此为由、借助外力对付堪称是中流砥柱的胡太后。当真是令人失望至极。
胡太后有气无处使,她冷冷的瞥了元诩一眼,冷哼着甩袖走出偏殿。
这个逆子鼠目寸光、无知无畏,若是真开了封异姓王的口子,人人都能为了王位而蓄势;到时候,元诩这个当皇帝的,还有个屁用。
元雍等人向面露得色的元诩行了一礼,紧随胡太后离开。
一行人回到式乾殿,元雍见胡太后怒气节节攀升,惟恐她把元诩宰了,连忙出声道:“陛下,至尊年少,恐是有人在暗中挑拨。陛下还要加强皇宫守卫,以免不轨之徒接触至尊。”
“没想到仅仅只是安分几天时间,至尊又引出事端。”胡太后努力定下心以来,她将胡彰告密一事,合盘托出。然后将目光看向元雍,由于这里不是正式场合,她以亲近的称呼说道:“高阳王,你有何看法?”
元雍神色严肃,他缓缓地说道:“陛下,此事若是临时起意,倒是无妨。不过至尊非但没有丝毫紧急,反而神情自若的应答自如、明嘲暗讽,分明就是蓄谋已久、还有后招。”
李神轨也不是常人,很快就梳理出了几种可能,他亦是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非心腹亲信不可知。胡彰将军负责宣光殿‘安全’,至尊岂有不避之理?可是胡将军竟然知道了,臣着实有些无法理解。”
胡太后瞬间反应过来,霍然道:“你是说胡彰已经投靠至尊,有意为之?”
“陛下,臣没有确凿证据,无法保证。”李神轨摇了摇头,拱手道:“如果有此可能,胡将军是贼喊捉贼,而蜜多道人是他们放出来的诱饵。如果不是的话,胡将军被利用了。但无论如何,蜜多道人的作用都是混淆视听,引取陛下注意,暗中其实还有人将真正的勤王诏送出了皇宫。”
“臣附议。”一旁的穆绍拱手道:“陛下,臣认同高阳王、武卫将军之说,然而臣认为蜜多道人也不能忽视,此人身上可能也有另外一份勤王诏。”
元诩、李神轨听得深以为然,不约而同的说道:“陛下,侍中言之有理,不可不防。”
元悦出声道:“陛下,我等慢了几刻或是几个时辰,当尽快作为。”
胡太后面色大变,厉声道:“大司马,你通过禁卫封锁皇城、宫城,任何人不得出入;李将军,你带人出宫缉拿蜜多道人;高阳王,你带人搜索宫禁;左仆射,你将胡彰给朕抓来。”
“喏!”众人连忙起身,依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