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我在皇宫打零工 > 第四章 盛夏4

第四章 盛夏4(1 / 2)

第四章盛夏(4)

这一瞬间,我似乎听到了北风。

我以为我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一切我想要的最初。

我感觉身旁就是你,和我一起欢快的畅游。

我甚至兴奋地觉得,我就快要可以张开口对你说话了。

“主子,贤妃娘娘在外面。”

玉华进来通报。

皇上下了旨意,不许任何人打扰淑妃娘娘静养。

所以有人求见必须经过我的同意,包括皇后以及四妃。

“叫她进来。”

我挣扎的把身子挺直,语气平静。

“我可怜的姐姐啊,你到底是怎么了。

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好不容易熬过来。

现在正是享福的时候,身子骨又不好。

要不是皇上不许,我早就过来看看你。”

贤妃边走边哭,手帕擦眼泪,连帕子都没打湿。

“别装了,我还没死了,就在这里哭丧。”

我冷眼望她。

贤妃帕子一收,气定神闲的走到椅子上,说道“姐姐不让我哭,我不哭就是。”

见到还没人奉茶,便又走到榻上,从明雨的面前端过她的茶。

小喝了一口,这才舒服,又把茶杯放下,回到椅子上坐好,笑道“姐姐莫怪,只是刚才哭的嗓子哑了。”

“行了,你有什么事就说。”

“是是。

受皇后娘娘之托,让我来请你去参加茶话会,姐妹们说说话。

谁让别人知道,我们俩关系好了。”

“是,我们的关系确实很好。”

贤妃见状,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早点离开。

便起身,连招呼都不打抬腿走了。

出了门的贤妃,被阳光一照,突然打了个冷颤。

我们还陪伴在彼此身边的时候,我听得到你。

即使你什么也不说。

虽然,我不知道这样的陪伴会有多久,不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还够不够。

我只知道你在这里,和我在一起。

可为什么,后来,你真的不在了。

先帝四十六年中秋,佳节思亲,方青鱼坐在茶楼里看着头顶的月亮。

它是如此的清凉,白茫茫一片。

轩煌骗我说,圆月是一艘大船,你掌管着它的行踪,指挥着它的方向。

闭上眼睛,它会把你载到江南,载到故乡。

方青鱼信以为真,真的就闭上眼睛,然后,她的额头一阵冰凉。

他吻了她。

寂寞是有声音的。

我听见蝉的悲鸣。

为了排遣无聊,方青鱼体内不安定的因子发挥了功效,她效仿前世,写请帖邀请各府的夫人格格们举办茶话会。

一时间,参加询郡王府的茶话会成了京都的时尚。

“齐嫔,你手上带的金丝镯子是皇上新赏的吧。

你看这成色,就比老旧的好。”

贤妃眼尖,一眼就看见了那金灿灿的镯子。

穿着较素的齐嫔微微一笑,轻声道“还是姐姐的眼光好。

这手镯是昨天皇上拿来的,说臣妾戴的好看。

你说皇上日理万机,这小事都放在心上。”

这话藏着机锋,听在耳里不舒服。

皇后娘娘接过话头道“皇上是个心细的。

今早晨考校太子学业的时候,还吩咐人备下绿豆汤祛暑。”

你一言我一语,明雨只是微笑听着,眼睛四处一巡,暗道这皇上难道是吃素的?为何这样说,是因为这一屋子的女人穿着都是青色或者是淡绿色,就没一件鲜艳的色彩。

“淑妃,你的病可好些。

要是全好了,我就让敬事房把你的牌子赶制出来。”

突兀的话,全场寂静,众嫔妃都不敢说话。

原来在这等着自己了,我一笑,端起茶杯,吹散了茶叶,轻抿一口。

“皇后娘娘,淑妃姐姐身子还未痊愈,臣妾以为还是等些时日为好。”

在这鸦雀无声中,慧嫔站起来说道。

“慧嫔这话说的好笑。

你又不是太医,怎可知道淑妃姐姐身子是否痊愈。

皇后娘娘,我以为应该翻看太医院的记录,来验证。”

说话的贤妃,笑意着望向沈明雨,想要从她脸上看出怒意。

只可惜,她还是笑着喝茶。

“请皇后娘娘明鉴,从淑妃姐姐面色惨白,毫无血色就可看出,娘娘的身子还未痊愈,还需要静养。”

慧嫔跪在地上,回道。

“笑话。

本宫看你的小脸也是惨白,莫不是是抹粉多了的缘故。

“贤妃笑盈盈说道。

周氏一拍玉如意,呵斥道:“都给我闭嘴。

“贤妃收敛了表情,不敢多言。

心中满意,看向明雨,问道:“淑妃,你说了?”

我没回话,只是把茶杯放下,起身走到慧嫔跟前,把她拉起来。

转身向皇后道“皇后,本宫身子不爽,想要回宫休息。

又怕无聊寂寞,便让慧嫔陪我说话。

玉华,还不扶着慧主子,我们回去。”

“是。”

玉华扶起慧嫔,跟着明雨大步的离了未央宫。

“真是反了。

皇后娘娘,这淑妃不分尊卑,无视宫规,目无法纪。

这种风气不能助长,臣妾以为一定要予以惩戒。

不然,何以治理后宫。”

贤妃义愤填膺的开口,其实心中高兴,淑妃你还不死。

“放肆,本宫如何治理后宫,还轮不上你插嘴。

管好你的嘴巴,如有下次,定罚不饶。”

周氏面色阴沉,怒不可遏。

“是。

臣妾谨记。”

我是明星,我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歌唱;我是魔术师,我挥一挥手,放出白鸽或者鲜花。

可惜,我什么都不是。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床头的烛光犹明,窗外月如钩,恨那枝头莺啼阵阵惊扰了一宵好梦。

碧纱帐中的人儿依稀眉淡状浓,想起与梦中人的两情缱倦,那缕情丝薄如蝉翼,如云一般轻逸,教人不堪一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