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两军对阵 拼死一搏
项羽以少胜多,先后打了巨鹿之战与彭城之战两个中国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役,成为秦亡汉兴之际最重要的军事将领;项羽还留下了《项王》一部兵书,应该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军事理论家;他称自己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因此,项羽可以称为这一时期屡战屡胜的战神。但是,他最终却战败了。那么,项羽在军事上有没有失误呢?他的失误在哪里?
在古今人们的印象之中,项羽都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名将。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也对自己的军事生涯作了评估:
我起兵到今天已经八年,亲身经历了七十多场战斗。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所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我从未打过败仗,于是便称霸于天下(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其中,“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项羽对自己军事才能的概括,后人也多认同这一观点。项羽的军事才能真的像他个人所说的那样吗?
谈到项羽的军事才能,大家不约而同地会想到“破釜沉舟”这个典故,这个典故表现了项羽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个典故就出自巨鹿之战。
反秦军惨遭重创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最为关键的一战,也是最能体现项羽军事天才的一仗。巨鹿,在今河北省平乡县。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秦末大起义迅速蔓延全国,当时起兵的武装集团多如牛毛。但是,反秦武装最集中的地点只有三个:
第一是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界处,在战国时期属楚地,代表人物是陈胜、项梁、项羽、刘邦;
第二是今山东地区,在战国时期属齐地,代表人物是田儋、田荣、田横;
第三是今河北南部地区,在战国时期属赵地,代表人物是张耳、陈馀。
秦二世二年(前208),秦国大将章邯奉秦二世之命,首先率领军队到达楚地。因为楚地是陈胜、吴广起义之地,又是当时天下反秦力量最强大的地方,所以,这里理所当然地成为秦军扑灭反秦烈火的首选之地。
章邯先后打败了陈胜、项梁,导致陈胜、项梁被杀;并灭了魏,还打败了齐地反秦武装的一号人物——田儋。这样一来,当时天下反秦力量最强的三股势力实际上已经被章邯击败了两股,剩下来的只有赵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