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 第三节 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

第三节 力挽狂澜 灭杀强秦(2 / 2)

解除了巨鹿之围后,项羽率部驻守在漳水南岸,诸侯军驻守在巨鹿城外,对章邯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给章邯以巨大的军事压力。双方对峙相持约半年。

秦二世三年(前207)六月,经过半年修整的项羽派蒲将军率领部分楚军渡过漳水,日夜兼程,截断秦军的归路;自己亲率大军北渡漳水,再次大败秦军。

其次是章邯的备受猜忌。

秦二世三年(前207)夏,因为章邯兵团屡屡战败,秦二世频频派人斥责章邯。章邯害怕,就派手下的长史司马欣回京城汇报军情。当时,秦朝宫廷是宦官赵高专权,赵高大玩“指鹿为马”的游戏,震慑大臣,猜忌领兵的将帅。司马欣到了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司马欣见势不妙,赶快逃走,还不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杀司马欣(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司马欣不但未见到秦二世,还差一点被赵高所杀,于是赶快逃回来,劝章邯早作安排。

再次是劝降信的巨大威力。

当章郎处于两难的困境之时,陈馀给他写了一封劝降信,以秦将白起、蒙恬立有大功最终被杀之事劝章邯投降(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告诫章邯现在的处境是“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为什么不和反秦大军联手共攻秦,分王其地?这封信极大地动摇了章邯为秦而战的信念,摧毁了章邯的心理防线,迫使秦王朝最后一位大将临阵倒戈。

最后,项羽军团粮草紧张。

项羽军团虽然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但是,也面临一个重大难题粮少。所以,项羽权衡利害,接受章邯投降。

秦二世三年(前207)七月,项羽在殷墟(今河南安阳)接受了章邯军团的投降。

巨鹿之战中,项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决战决胜的精神。项羽举重若轻,以少胜多,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巨鹿之战虽然是天下反秦武装和秦军主力的决战,而且是项羽登上历史舞台的关键一步,但是,巨鹿之战对项羽的要求却很单纯,就是全力作战。这场决定秦王朝生死的著名战争,说到底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不需要项羽在战略上作任何周密的安排。因此,项羽把他自己作战勇猛这一强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从巨鹿之战看,项羽是这个时期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的“破釜沉舟”,化指挥员的意志为全体战斗员的决心,极富创造性。但是,这样一位军事天才为什么会被刘邦战败呢?

为了解开这一谜题,我们来看项羽另一场出色而又留有遗憾的战争:彭城之战。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省的徐州市。彭城之战是刘邦、项羽之间的第一场正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