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轩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傲轩小说网 > 陆贾新语 > 第14章 资质(3)

第14章 资质(3)(2 / 2)

(四)唐晏曰:"按谷梁传,晋以璧马假道,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

鲍丘(一)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隐于蒿庐(二)之下,而不录于世(三),利口(四)之臣害之也(五)。

(一)戴彦升曰:"考汉书儒林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邱伯,受诗。'又云:'申公以诗、春秋授,而瑕邱江公尽能传之。'又云:'瑕邱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楚元王交传:'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同受诗于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夫谷梁家始自江公,而江公受之申公,申公受之浮邱伯,浮邱伯为孙卿门人;今荀子礼论、大略二篇具谷梁义,则荀卿谷梁之初祖也。荀卿晚废居楚,陆生楚人,故闻谷梁义欤?盐铁论:'包邱子与李斯俱事荀卿。'本书资贤(当作"质")篇:'鲍邱之德行,非不高于李斯、赵高也,然伏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鲍邱即包邱子,即浮邱伯也。楚元王传注:'服虔曰:浮邱伯,秦时儒生。'陆生盖尝与浮邱伯游,故称其德行,或即受其谷梁学欤?"文廷式曰:"鲍丘俟考。"唐晏曰:"盐铁论:'李斯与包邱子俱事荀卿,包邱子不免瓮牖蒿庐。'按即浮邱伯。"器案:盐铁论毁学篇:"昔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既而李斯入秦,遂取三公,据万乘之权,以制海内,功侔伊、望,名巨太山;而包丘子不免于瓮牖蒿庐,如潦岁之蛙,口非不众也,卒死于沟壑而已。"案太平御览八四一引盐铁论作"鲍邱子",汉书楚元王交传:"俱受诗于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注:"服虔曰:'浮邱伯,秦时儒生。'"刘向孙卿书录:"春申君死,而孙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鲍、包、浮,一音之转。

(二)"蒿庐",原作"嵩庐",今改正。唐晏曰:"疑当作'蒿'。"器案:盐铁论毁学篇:"包丘子不免于瓮牖蒿庐。"即本陆氏此文,今据改正。史记褚先生东方朔传:"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寻周礼地官载师职:"以宅田土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注:"故书'郊'或为'蒿'。"然则蒿庐盖谓郊外之庐,"伏处于蒿庐之下,而不录于世",即下文所谓"弃于野"、"或隐于田里"也。

(三)录,录用,齿录。后汉书袁绍传:"广罗英雄,弃瑕录用。"

(四)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集解:"孔曰:'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国家。'"孟子尽心下:"恶利口。"

(五)胡雅斋曰:"三段或借类相形,或援引作证,意愈真愈妙。"

凡人莫不知善之为善,恶之为恶;莫不知学问之有益于己,怠戏之无益于事也(一)。然而为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胜其志也。人君莫不知求贤以自助,近贤以自辅;然贤圣或隐于田里,而不预国家之事者,乃观听之臣(二)不明于下,则闭塞之讥归于君(三);闭塞之讥归于君,则忠贤之士弃于野;忠贤之士弃于野,则佞臣之党存于朝;佞臣之党存于朝,则下不忠于君;下不忠于君,则上不明于下;上不明于下,是故天下所以倾覆也(四)。

(一)李为霖曰:"又一转,更有遐思。"

(二)观听之臣,即耳目之臣。尚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孔颖达正义:"言己动作视听,皆由臣也。"又冏命:"充耳目之官。"孔氏传:"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

(三)吕东莱曰:"连环结锁,神妙。"

(四)王凤洲曰:"此篇言人才之通塞有数,惟人主不明,故贤者弃逐,不才者通显,其借喻俱照出正意,所谓'喻而非喻,真而非真'者。至叙事空阔,总说关锁尤高。"李为霖曰:"君子抱道自处,故以道为屈伸,非汤、武为之君,终不遇也。小人以容悦逢君,虽庸君世主无不合,所以常遇。篇中以大木枯杨立喻至切,何也?获大木难,枯杨便也。且叙事娴美,关锁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