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译文】有关风化教育的问题,是由上面推行到下面,由先实施的人影响后来的人。因此,如果做父亲的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做兄长的不友好,弟妹就不会恭敬;丈夫不讲情义,妻子就不会温顺。假如父亲慈爱有加而子女忤逆不孝;兄长友爱备至而弟妹桀骜不恭,丈夫情义深厚而妻子盛气凌人,那这些就是天生的凶恶之徒,只能用刑罚去威慑他们,不是靠教育感化所能改变的。在家庭内,如果废止斥责、体罚等手段,那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就正如一个国家,如果刑罚不适当,那老百姓就无所适从。治理一个家庭的宽严标准,也好像治理一个国家一样。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奢侈就显得骄傲,过于令人俭朴就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孔子又说:"假如才能的美妙真比得上周公,但只要他骄傲自大而且吝啬,那其余的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节俭,是简约地按礼法办事。吝啬,则指即使对于穷苦急难的人也不救济。现在舍得施舍的人就奢侈无度,节俭的人就变得吝啬小气;假如能施舍于他人而自己又不奢侈,能做到勤俭节约而又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原文】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圆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译文】人民生存的根本,应当是种植庄稼以收获食物,种植桑麻以纺织衣服。蔬菜瓜果的积储,来自于果园菜圃的生产,鸡肉、猪肉等美食,来自于鸡窝猪圈的畜养。直至到房屋器械、柴草脂烛等,无不都来源于种植的产物。至于那些善于掌管家业的人,不用出门,生活所需的物品就足够用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罢了。现在北方的风俗,大都能勤俭节约,以保障衣食所需;而江南一带风尚奢侈,多数比不上北方人会持家。
【原文】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
【译文】梁朝孝元帝时,有一个中书舍人,治家有失法度,而过于严厉苛刻,他的妻妾就共同买通刺客,趁他喝醉时就把他杀了。
【原文】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译文】世间有些知名人士,只知一味宽大仁厚,以至于日常饮食和用来馈赠亲友的东西,僮仆都从中减质减量,答应接济他人的钱物,妻妾子女也要减省克扣,以至轻视、侮弄宾客,鱼肉乡里百姓,这也是家庭的大害呀。
【原文】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颦蹙,卒无一言。
【译文】齐朝的吏部侍郎房文烈,从未对人发过怒,一次因家中久雨断粮,他派一个婢女外出买米,那个婢女借此机会逃走了,过了三四天的样子,方才捉住她。房文烈缓缓对她说:"全家人都没吃的了,你从哪回来的?"竟然没有要责打她的意思。房文烈曾将自己的住宅托付给别人,奴婢们把房屋里的东西当柴烧,都几乎烧完了,他知道后也仅仅是皱了眉头,始终没说一句话。
【原文】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千人;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便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俛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译文】裴子野每当有远亲旧属陷于饥寒而不能自救时,都尽力收养他们。裴子野家素来清贫,有时碰上水旱灾害,用二石米煮成稀薄的粥饭,仅仅能让大家都喝上。裴子野自己也一同喝粥,从没有厌烦的表情。邺下有一个领军将军,贪婪地积聚财富到了极点,有家奴八百人,他还发誓要达到一千人,每人早晚的饮食开支,都以十五钱为标准,遇到有客人临时住宿,便无法多拿一份来招待。后来这位将军因犯罪被法办,没收他的家产时,发现麻鞋收藏了整整一屋,破旧的衣服有几仓库,其实财宝更是多得没法说。南阳有一个人善于营生,深藏广蓄,积累丰厚,但性情特别节俭吝啬。冬至以后,他的女婿来拜见他,他只摆设了一小铜壶酒和几小片獐子肉来招待。女婿恨他过于简单小气,就把酒肉一下子全吃了。主人惊呆了,过一会儿叫人给女婿添加食物,接着又添了一次。退席后他就责备女儿说:"你丈夫爱喝酒,所以你才经常处于贫困当中。"这个人死后,儿子们相互争夺财产,哥哥竟把弟弟给杀了。
【原文】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