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安妮最终分道扬镳。
分别那日,女孩很认真地抬头望着他,轻声说:“太阳只需要肆意挥洒自己的光热,不必因一时的阴霾而歉疚自责,哪怕上帝早已将我这样的人遗忘,我也依然会为你祈祷。亲爱的赫洛利亚——愿你行之所至,皆为坦途。”
行之所至,皆为坦途。
每每想到这句话,姜昼都忍不住扯出一个苦涩的笑。
九年来,他活得颠沛流离,又小心翼翼,可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他想要竭尽全力地护住珍视的人,若失去的无法挽回,至少还有当下。
他将卡勒尔先生和霍莉视为亲人,而下城区已经不再安全,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一份新工作安顿下来,将爷孙俩接到上城区生活。
翌日,姜昼收拾好包袱,短暂哀悼了诺尔曼一家后,善良的管家将这个月的薪资结算给了他。
他最后望了这间红砖白瓦的房子一眼,踏上离开的马车,不再回头。
----------
诺尔曼一家的罹难,在圣帕路德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以往遇害的大多是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普通民众,哪怕死去也激不起多大的浪花。但诺尔曼先生无论在政界还是商界都颇有名望,一举一动皆引人瞩目,吸血鬼敢对这样的人下手,让所有人都免不了产生了强烈的兔死狐悲之感。
他们深切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任由屠戮了。
上城区议会紧急召开了几次会议,商讨对策,并决定临时成立一支卫队,同时鼓励民众积极提供与吸血鬼行踪相关的线索。
临近几个城市也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意图联合反击。
局势瞬息万变,但对姜昼这样仍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平民来说,生活其实没有多大的改变。
他忙着找新工作,整日埋头于各大报纸的招聘信息里。
想要在上城区稳定落脚,不是件容易的事。家庭教师这种职业好找,然而薪资水平远远不够他买下一间能供三个人居住的小公寓,想要把卡勒尔先生和霍莉接过来,他只能想办法往上爬。
姜昼能读能算能写,做事也勤快,可他没有任何背景,寄出的求职信全部石沉大海。
他失望得几近麻木,身上本就不多的积蓄也即将花光,正走投无路之际,两个惊喜忽然接踵而至——
他竟然先后见到了两位曾经的朋友,在欧维辛庄园工作过的杜克,还有他以为早已死去的玛格丽特。
那天傍晚,他前往圣帕路德报社取最新一期的报纸,正准备离开时,忽然被主编叫住。
报社主编名叫贝莱丝,是个眼光和头脑都很敏锐的姑娘。
她直截了当地问他:“你是不是叫赫洛利亚?”
姜昼从来没见过这位贝莱丝小姐,心里非常惊讶。
贝莱丝没给他问出心中所想的时间,接着补充道:“我曾在一场拍卖会上,见过一颗很美丽的宝石,我从未见过能与它争辉的颜色;但我有个朋友却说,她认识一名男孩子,眼睛同它一模一样,我可一直不信呢,直到见到了你。”
——于是机缘巧合之下,姜昼就这样与玛格丽特重逢。
玛格丽特改换了名姓,如今在修道院工作,为无家可归的孩子们传授知识。她剪掉了长长的卷发,始终没有结婚,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见到姜昼,玛格丽特欣喜若狂,激动得几乎留下眼泪来,给了姜昼一个紧紧的拥抱。
姜昼微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
玛格丽特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眼前这个浅蓝色眼睛的青年,是她在世上唯一血脉相连之人。但他发自内心地深爱并祝愿着她,希望她能获得永恒的幸福。
至于杜克,姜昼是在街边偶然撞见的。这个率真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多年前,姜昼初来圣帕路德城时,曾拜访过杜克给的地址,没想到运气不好,扑了个空。
原来杜克当年在圣帕路德城没待多久,就随远行的船队去了新大陆,如今九年过去,他已经开了三家属于自己的船舶厂,看起来混得相当不错。
杜克听过欧维辛庄园覆灭的传闻,但他不知其中详情,也不知姜昼的真实身份,怕惹他伤感,便没有过多提及,只是询问了姜昼的近况。
姜昼向杜克陈述了自己的困窘。
向朋友求助并不是件多丢脸的事,更何况他急需一份工作,这是四处碰壁的他唯一的机会。
杜克为人爽利,很快写了一份推荐信,介绍他去上城区市政厅担任资料整理员。
这份职务待遇相当不错,平时工作量也不大,姜昼十分满意,很快办好了入职手续,半个月后就能上任。
中间等待的这段时间,他仍有些不放心,又亲自回了趟下城区,守在钟表铺子里,盯着霍莉和卡勒尔先生的安全。
霍莉也听说了吸血鬼袭击人类的事,她虽然活泼外向,却十分听姜昼的话,近期一直乖乖待在铺子里,尽量减少出门。
因为决定搬去上城区,姜昼同卡勒尔先生商量,准备将铺子租出去,以避免资源浪费。老人家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也就由着他折腾了。
天气转晴,困扰下城区已久的积水终于开始消退。一个静谧的午后,霍莉坐在门槛上,翻阅姜昼送给她的画集,姜昼则窝在柜台里整理账本。
秋日的空气干燥而温暖,他支着脑袋算账,不知不觉有了困意,上眼皮越来越沉,几乎要和下眼睑打起架来。
就在这时,门口悬挂着的铃铛“叮铃”响了一声。
接着就是小霍莉清脆稚嫩的招呼声:“先生,您是要修理钟表吗?”
这样的问话并不新鲜,姜昼在过去已经听过无数次,因此他只掀了掀眼皮,连头都没抬,等着顾客自己走到柜台边。
下一刻,一道冷漠而疏离的声音犹如自渺远天际传来:
“是。”
一个简单的音节,足以将姜昼炸醒。
他不可置信地看向门口,正对上一双黑得毫无杂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