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府大人出来!”
“对,快点让他出来,我们有要紧的事儿。”
“他为什么不到衙门去办公?”
钱孙爱个倒霉鬼刚回到家里,还没等进门,就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他家门口振臂高呼,就跟五五运动时候的愤青一样,吓得他赶紧躲在了门口的大石狮子后面。只见钱三晃着膀子从大门口走了出来。
“嚷什么嚷,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找死——哦,原来是黄相公,您这是——”
黄宗羲看了看钱三没说话,他的手里扶着一个老头子,头上裹一块白布,身披重孝,左肩膀扛着白幡,另一只肩膀上则扛着一柄长矛,垂到胸前的白胡子,一撅一撅的,眼睛在紧皱的短眉毛下睁的滚圆。乍一看就像是跟钱孙爱有杀父之仇死的,钱孙爱心里暗暗合计,谁跟我有那么大的仇,冒起忠,还是皇太极他爹?
“我们跟你没话说,我们要面见府尊大人。”那个老者跺着脚说。
“我们家大人逛=窑=子去了。”钱三撇着嘴说道。显然对这个素不相识的老头子在他家门口表现出来的高姿态非常不满。
“啊!”那位老人家大约是不信任自己的耳朵了,愣怔着问道:“你刚才说他去了什么地方?”
“哦,倾城坞,就在库钞街把角不远往前走五百米,要不你们去哪找他——嘿,其实我不用说得这么明白,老人家你肯定经常去,不过你们今天要想去可得快点,今天倾城坞有群芳宴,去晚了买不到票,嘿,你们这么多人,至少一千两银子吧。”
“倾城坞是哪个书院?”那老头子回头问黄宗羲。
黄宗羲勃然大怒,冲着钱三破口大骂:“呔,狗奴才,你可知道你现在正在跟谁说话,这位是大名鼎鼎的刘宗周刘老先生,岂敢如此无礼。”
“找阿姑还分什么姓黄的,姓王的。”钱三很不满的嘟囔道。
“倾城坞到底是干啥的?”那老头子撅着胡子又问。黄宗羲叹了一口气,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宗周这位举世瞩目的大儒。
冒襄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了,当此国难之际,咱们的府尊大人不思报国,居然跑到青楼去了,他对得起先帝的信任嘛,对得起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嘛,对得起咱们这些热血青年嘛,大家说咱们还要不要这样的父母官了。”
刘宗周身后的这些人几乎全都来自于复社和东林党,他们找上门是要向钱孙爱请愿的,刘宗周还打算在钱孙爱面前以身殉国呢,可是没想到知府大人居然去青楼了,顿时让大家的一片热忱无的放矢,听了冒襄的煽动之后,顿时都嚷嚷了起来,表示要行使集体自卫权,请钱孙爱下台。
钱孙爱最知道东林党的德行了,他们的宗旨有两个:一是以天下为己任,二唯恐天下不乱。换句话说就是逮啥管啥。而他们的做事方针就是:重在掺和。
刘宗周他是知道的,明末的大学者,东林党的高层,复社的前辈,黄宗羲的老师,今年恐怕七八十岁了吧。今天他亲自来了,如果自己不出面,看来事情无法收场,弄不好他们会在自家门口静坐示威,不如还是出去应付一下。
可是钱三个王八蛋刚才把自己的老底儿都给抖出去了,目前群情激奋,出去了弄不好就会挨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话说明朝的文官其实经常在金銮殿上上演全武行,且好多次都闹出了人命,例子屡见不鲜,黄宗羲就曾经干过,不但没罪,还有赏呢。
“知府大人不出来咱们就不走啦。”冒襄继续起哄架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没错,我们不走啦。”大家纷纷响应冒襄的号召全都坐在了地上。
钱孙爱赶忙从身上撕下来一块白布缠在脑门上,把头发弄乱了,大哭一声:“先帝呀,让微臣追随你去吧。”
众人全都被他这一嗓子鬼嚎给惊呆了,扭头一看,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人,正失魂落魄的向门口走来,刚走到门口,就跪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只听他喊道:“先帝呀,就让微臣追随你去吧,你一个人在地下好孤单好寂寞,微臣要为你尽忠啊。”
说着钱孙爱一扭头就向旁边的石狮子撞了过去,黄宗羲手疾眼快,急忙把他拉住:“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黄大哥,你怎么在这,啊,我不想活了,我要追随先帝而去,你放开我,就让我去死吧。”
“这位是——”刘宗周问道。
黄宗羲一手拉着钱孙爱叹了口气:“老师,这位就是府尊大人。”
“哦,不是说去倾城坞了吗?倾城坞到底是个啥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