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回归在即,东南亚普遍的幻想就是代替港岛成为亚州经济中心的地位。
或者最少也也分流一部分金融业务,为抢抓发展机遇,争创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缓解日资外流的带来的本币贬值压力。
东南亚各国竞相开放金融市场,希望招纳更多的热钱进入本国,而这其中。
又以泰国为最为激进。
泰国此时风雨飘零,只有引进资本才能保持泰铢的汇率体系。
匆忙的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管制,离岸金融业务推出曼谷国际金融安排bibf。
在这个框架下,拿到bibf牌照的商业银行,可以直接从国外吸取存款,然后在泰国以外币的形式发放贷款。
泰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完全开放,甚至泰国政府允许国际资本在泰国银行开立泰铢账户,进行存款和贷款。
泰国银行利率是12%,而小日子为了缓解国家压力,已经将利率调至0.5%。
再加上泰铢挂钩美元,而米国自从和小日子发生逆转后,美元又以10%的速度不断升值。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在小日子借一笔日元,在拿到泰国换成泰铢,存入泰国银行,这样就能赚取一个10%的利差。
再加上一个10%的利率收益,简直就是白送钱。
在高收益的诱惑下,国际游资的热钱疯狂涌入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据统计自1994年年底到1995年初,流向泰国的海外日元贷款达到2600美元。
鹰米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以直接融资为主,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发行股票和债劵。
而包括华夏在内的东亚国家,金融体系则是以间接融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