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贫苦之人死后
众人苦于无法处置
遂装入藤筐弃之荒野
岂料其白骨竟挣脱皮肉
载歌载舞
破筐而出
一
那件事值得骄傲。不管被叫作恶鬼也好,毒蛇也好,在宽三郎看来,那件事值得他骄傲。
并不是他胆大,也不是残忍。不是无情,也不是冷酷。不过,世人们应该会这样看吧。无所谓。正因为当初那样做了,才能有今天。他不后悔,也没犹豫,更不会改变心意。
都十年啦。作造说。“这不正是好机会吗?时机也正好。就趁这个时候把那……”
“你打算做什么?”
“哎呀,就是……”
“说来说去就是祭奉啦、法事啦、都过去十年啦这几句。可笑。”
“可笑……”作造说着,眉毛耷拉了下去,好像真要哭似的。“哪里可笑啊,大人!”
“我还想问你呢。你整天说要做法事,究竟打算做什么?”
“做什么?还不就是祭奉……”
“我就是问你,要祭奉什么?”
“祭奉不就是祭奉吗?五轮塔啦,石碑啦,甭管是什么就给造上,然后……”
“再找和尚来念念经更好。”宽三郎愤愤地接过话茬,“然后呢?又怎么样?把和尚叫来好生招待一番,一起喝酒,吃些糕点,还能怎么样?和尚倒好,哼哼唧唧地念念经,说说好话,就能叫人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还能得到一大堆施舍,能不满足吗?净是无本买卖。但负责出钱的我们又是什么下场呢?管他什么五轮塔(用五种不同形状的石块堆叠而成的塔。又称五轮卒塔婆、五轮。)、卒塔婆,又不是不要钱!光是把那片荒地整出来就够麻烦了,还要挂些幕布一类的东西吧?准备那些不要时间?又费事。这些又怎么算?如今这年头,哪还有不拿钱光干活的傻子?而且村里人能放着山上的活计跟田里的农活不管,去干那事吗?到时候田都干了,树也不砍,大家都要饿死!为了替死人操心,难道最后还要活人赔上性命吗?你倒是给我说说!”
“您先别那么着急嘛。”作造哭丧着脸道,“大人您讲的当然都在理,可是……”
“可是什么?说呀!”
“这就是心意的问题。美曾我这五个村子所有的人,都……”
“不就是心意的问题吗?”
“是!”
那只要心意到了不就行了。宽三郎说。“什么叫心意,作造?不就是不花钱的东西吗?不就是只要放在心里、肚子里想想就好的事情吗?我倒是觉得,每天默默在心里双手合十,诚心祈求‘早日成佛’更重要呢。这样已故的人不才更开心吗?像你那样动不动造这造那,还让和尚赚个盆满钵满,死人才不高兴呢。”
说到底,祭奉不是各自的家事吗?而且,大家不都正做着呢吗?死人的数目有增无减。这五个村子里就一座寺庙,住持都没时间歇着了吧?村里净是穷苦人家,他们那点施舍想想也知道没多少,这不都是没法子的事嘛。和尚又不是买卖人,寺院也不是为了赚钱盖的。
听宽三郎这样一说,作造低下了头。
“怎么了,不服气?”
“什么不服气,大人,您说的是什么话。才不是那回事呢。”
到底是哪回事?宽三郎问。
大家都在害怕,造作回答。
“害怕?”
“哎呀,就是那片山。”
“唉,那地方没人管没人问也有十年了。放任它荒废成那样,多少是有点瘆人。毕竟杂草丛生看着也不好看。可是那片地在变成那样之前,本来不也是没什么用处的地方嘛。土地又干,又引不了水,光照也不好,交通也不方便,不是谁都不愿意去嘛。”那是一片多余的土地。
是。作造附和道。“谁都不愿意去。”
“那不就行了。”
“那不行。那里……有那个。”作造紧皱着眉头。
“哪个啊?山贼?那山还没偏僻到养出山贼的地步吧。虽然地处村郊还背靠大山,但至少还在村落的范围内。关键是那里又没有路,什么都没有,就算埋伏在那里也没人经过。跑到那种地方去,山贼也得饿死。”
“如果是山贼,我就去报官了。但……并不是那回事。我说有那个……是说有冤鬼。”
“你说什么?”
“我是说……冤鬼。”作造小声重复了一遍。
“鬼?戏里经常演的那种鬼?又说傻话,到底在开什么玩笑?”纯属无稽之谈。宽三郎打心眼里这样想。
“没开玩笑。”
“那就是一派胡言。世上哪里有那样的东西!”
这里就有啊。作造道。“就在这世上,在这片村落的荒郊处,在那荼毗原。”
荼毗原,以前那里并不叫这个名字。那里原本没有名字。从十年前的那件事以后,人们都开始这样称呼那里。
“有什么有。有穿着寿衣的死人垂着两条手臂站在那里吗?太荒谬了。你听着,那些被烧死的人,没有一个是穿着整齐死去的!又到哪里去变成鬼?”
“不正因为是那样才会变成鬼吗?”
“为何?”
“因为我们没能好好替他们送终,所以他们才不愿意走吧?不愿意去另一个世界。人死之后,按照规矩一定要好好送终,庵德寺的和尚这样讲过,小的也这样认为。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那……总之……我们当时没奉上临终水,也没给他们好好装扮,既没有上供也未曾诵经,连棺材都没给准备。总之,不办葬礼就是不合规矩。”
为什么非要在死人身上花钱不可呢?“你小子被那和尚给感化了吧。办葬礼,只有和尚才开心。死人才不会因为有人对着他们念了段破经文而高兴呢。而且,那……”那惨不忍睹的光景。“你说……除了当时那种方式之外,还有什么送他们上路的方法?我若是不动手,他们就要被弃尸荒野了,还不知会烂成什么样子呢。作造,你搞清楚,若不是我,搞不好你都已经死了。你现在说他们死后化成了厉鬼?化成厉鬼,难道还想来找将他们分尸又烧成灰烬的人报仇吗?”
小的不敢。作造连忙摆手。“多亏了大人,这五个村子,不,这个国家才死里逃生。这道理谁都明白。但那事跟这事……”
不都一样么?宽三郎说。“你那样讲,不就等于说我送他们上路的方式不对,让他们成了冤鬼吗?现在都过去十年了,事到如今你才抱怨,当初怎么不讲?哼,你们这样的家伙,只会马后炮,忘恩负义的东西!”
没错。一切都是宽三郎做的,几乎是他一个人做的。也不知道推着木车往返了多少趟?在那无间地狱中,宽三郎只管埋头干活。官府和村民们都漠然置之,没一个人伸手帮忙。武士跟和尚们也只是频频蹙眉。整个村落都在恐惧和颤抖。地位稍高些的人甚至连靠近都不愿意。
污秽,肮脏,令人作呕。处理因瘟疫而死的尸体,恐怕没有人愿意去吧。
不,不是那样的。作造说。“村里所有人都感谢宽三郎大人。就算是十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心思也没有改变。大家都敬仰您,绝没有一个人忘恩负义。别的不说,当时就连大家寄予厚望的庄屋都跑了。只有大人您亲力亲为,拼上性命拯救了村子。对您这样的人,谁会说一个不字呢?大家心里都明白,没有大人就没有今天。这都是实话。正因如此,才最先来找大人商量。”
“最先来找我?不是那样吧。”
我骗大人做什么呢?作造哭丧着脸说道。
不过,假话确实是假话。这种事不用想也知道。
作造是竹森村的组头。为了说明情况和统一五个村子的意见,必定要事先进行商议。
“你们来见我之前,难道就没去见其他各个村子的组头?”
“这……”
“不说那些了。所以,你们在去找那没用的庄屋之前先来找我了,哈哈,是这样吧?最先来找我,是这意思吧?”
“是。庄屋嘛……嗯……”
“那就是个没用的东西。每年的俸禄不少,就是不管事。除了写写通行文书之外一点用都没有。”而且,庄屋又右卫门那个毛头小子,到头来还是跟他老子一样,跟官府串通一气。庄屋的俸禄本就是从领主那里领的,是那边的人。再加上现在又大力提倡宗门人别改(江户幕府颁布的宗教管理和人口管理制度。以抵制基督教为主要目的,明确登记各户宗教信仰的宗门改,同人口调查的人别改进行统一登记管理。),所以跟寺里的人也有联系。同武士和和尚串通一气的家伙——不能相信。
是。作造点头。“村子外头的事情先不管,这事,主要还是咱们村自己的事。既然是村里的事,宽三郎大人要是不点头,那可是寸步难行。不管庄屋怎么说,都没用。所以我才代表五个村子,来找这美曾我的一方之主大人您……”
那就对了。宽三郎说。“那毛头小子不用去管。作造啊,据我所知,在各个组头一起商议的时候,庵德寺的和尚也在吧?”
“这……”在,毫无疑问。
“在吧?”
作造点头。
“是嘛。看来,你们都被那和尚的花言巧语给蛊惑了。”
“花言巧语?看来您非常讨厌他呀。”作造道。
“因为那就是个没用的东西嘛。”
“住持可是个好人。小的看他并没什么坏心肠。”
“我并不是讨厌和尚。但是,我只相信那些满头汗水、满脸污泥、凭辛勤劳作养活自己的和尚。”剩下的实在无法信任。既不耕作也不畜牧,即不生产也不制造,全靠吃白饭生活,那是不可取的。耕地的必然沾上泥土,畜牧的必然满身粪便。想要制造出些什么首先需要破坏些什么,而想要生产出些什么必然也同时要失去些什么。
我觉得社会就是这样,应该是这样。武士和僧侣并不是这种人。那些家伙什么都不做,什么也做不出来,就连卖和买都没有,有的只是偷盗。盗取所有能盗取的,还要装模作样。宽三郎最厌恶武士和僧侣。
您说的小的都明白。作造说。“唉,小的只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百姓,满头大汗,浑身污泥,就这样活着而已。大家都是如此。”
“那是。”
“可是大人,要说这是为了让和尚们赚钱而做的事,那也不对。这是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村民,那些大人所信任的人,他们觉得为难、害怕。”
“为难?只不过是听了和尚的鬼话,觉得不祭奉就闹鬼而已吧。”
“小的刚才不是说了嘛,是真的有鬼!还能听见说话声呢。”作造道。
“说话声?那还不是想听多少有多少。这里只是个小村庄而已。夜里放个屁都能听见。要是碰上谁家夫妻吵架,不也能听见吗?”
“不是那种。那声音很恐怖,反复说着‘我恨啊’‘我恨啊’,每天晚上,都从那荼毗原的方向……”
荼毗原……“能从……从那里传过来?”
那里离村子很远,离五个村子都不近。说话声从那里不可能传得过来。
所以才说恐怖啊。作造说着,双手抱起了肩膀。“光是想想就浑身发抖。”
“那么……你也听到过?”
“听到过……想不听都不行。”作造说话时已缩作一团。他是真的在颤抖。“大概是一个多月前吧,开始有人这样讲,最开始是花里的人。小的当初也跟大人一样笑话他们,也觉得不可能有那样的事情,那实在荒谬。可是……一下子就扩散开来了。”作造翻着眼睛说道。“从花里到畑野,然后是小的所在的竹森和……”
“什么东西扩散开来了?”
“听到声音的人啊。”
“作造。美曾我确实是个小地方。地方虽小,可还有五个村庄呢,彼此间也都隔了一段距离。如果那声音真的大到能传遍每个村子,那能是什么样的声音,狼吠吗?还是虎啸之类的?就算是,那声音也不可能传到每个角落。而且,真要是你说的那样,那我这里差不多也可以听到吧?我这房子不也属于花里吗?这栋房子地处五个村子的正中央。如果各个村庄都听得到,不可能只有我这里没听到吧?反过来说,就算我在这里咣咣地敲铜锣,你那里应该也听不到吧?”
“听不到。”
“那么,那就是比铜锣动静还大的声音了?那鬼嚎声能像警钟那么响,传遍五个村子?你刚才说的鬼,它的哭声能跟大炮似的?”
“不是。是跟蚊子的声音差不多、十分细微的声音,听起来就跟在耳边似的。那声音说‘我恨啊,我恨啊,骨头是骨头,皮是皮’……”
宽三郎猛地倒吸了口凉气。“什么意思?那不是跟贴在门边说话一样?难道它还去了各个村子里的各户人家?挨家挨户地在门口啼哭?”
“不是那样的。”作造抬起头,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我说的都是真的,大人。就像是在耳边啜泣一样,等感到不对劲抬头看时,却什么都没有。可还一直听得见声音,自然好奇究竟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于是顺着声音的方向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人。那声音怎么听都不像是从屋外传进来的。当走到屋外的时候,又觉得是从山的方向,顺着风飘来。”
“山?”
“是。大家都那么说。五个村子,木山、竹森、花田、畑野、川田我都去过了,都流传着同样恐怖的传闻。而离荼毗原最近的木山村里的传兵卫——那真是个胆大的人,他为了查出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竟顺着声音的方向一直走一直走。结果……就到了村外的山脚下。就……走到了荼毗原。”
“于是他说声音是从荼毗原传出来的?”
“不是。就……在那里啊。”
“什么在那里?”
“唉,就是那片不知该叫草原还是荒地的地方。那里不是背靠着山嘛,大晚上的不可能有人去,连白天都没有。就在那里,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两人一起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
“一男一女?”
“是。那天晚上没有月光,那么大一片地方就算提着灯笼也照不出个所以然来,可就算那样,那两个人却像涂了磷火似的,能隐约看见。他是这样讲的。”
“只有两个人吗?”
“只有两个人。”
“那不对吧。我在那里烧掉的……有一百多人呢。”在那里烧掉了一百多具尸体。我用双手,将叔父、叔母、外甥、侄子、朋友,烧得连骨头都不剩,都烧了个干净。就像恶鬼一般将他们烧了个光,像毒蛇一般将他们的骨头都烧焦了。结果,“就两个人?”
是这样吗?无所谓了,不可能有这样的事。绝对不可能有。管他是冤鬼还是亡灵,都不可能。都烧光了……
二
十年前。美曾我的五个村庄遭到瘟疫侵袭。美曾我这片地方,由木山、竹森、花里、畑野、川田五个村庄构成,是一片山村。最早出现病情的是木山,五个村庄中离山最近的一个。村里人在山脚下的斜坡上挖出面积稀少的田地来耕种,收获一直很少,三十多户人家全靠在山上伐木砍柴为生。
名为六藏的老人第一个死去。他脸色苍白,口吐白沫,持续发烧,无法进食,吃了也会吐出来。很快他就肤色发黑,像得了疟疾般抽搐不止,差不多才三天就死了。
六藏已年过七十,算是高龄,最开始村里人只觉得他是活到了岁数。可是,接下来死的是儿童,而且还不止一人。听说好像是八个。那些幼小的孩子表现出和六藏一样的症状,继而接连死去。再后来女人们也遭到毒手。这个病会传染,木山的村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
于是,有一些人逃跑了。不,应该说是让体力稍弱的人去避难了——至少他们是这样打算的。大约有十几名年长的女人和孩子逃去了木山稍往下一些的竹森和川田,剩下的人则留下来照看病患。
但是,正是这一行为坏了事。竹森和川田也开始出现同样症状的人。应该是感染了吧。不仅如此,最靠里的花里和畑野也出现了感染患者,事态很快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这是一场恐怖的瘟疫,村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种判断。
负责管辖五个村子的大庄屋又兵卫紧急召集各个村子的组头协商,决定首先禁止村民往来于木山。接着他们又将各个村庄的病患召集到竹森隔离起来。他试图举五个村子之力改善事态,可已经太晚,灾难愈演愈烈,回天乏术。没有医生,也没有药,连寻求医治的机会都没有。感染的患者接连不断,一些村民还没来得及接受治疗就死去了。情况已经恶化到极致。束手无策的又兵卫决定去代官所寻求救援,这也是理所当然,但请求援助的又兵卫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瘟疫是全国,不,甚至是可能牵连到邻国邻藩的巨大灾难。如果发生瘟疫属实,那么这就是威胁全天下的危机,必须以国难视之。如此看来,又兵卫报告得太迟了。代官得知事态之后立刻向领主报告,同时决定采取对策。
但是,既没有医生来到美曾我,也没有食物和药材送来。领主采取的对策,是封锁美曾我的五个村庄。被孤立的五个小村庄变成了地狱。
五个村庄加起来有一百八十余户人家,超过四百名居民。已有五十多名居民丧命,剩下的人当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即一百二十余人已被病魔缠身,没被感染的人也都十分虚弱。被封锁了的村庄里没有任何储备。
就在这时,宽三郎回来了。
残酷,真是残酷至极。宽三郎道。
“慢着。”自称叫作林藏的男人,细眉紧锁地打断了宽三郎的话。
“怎么了?”
“哎呀,那不是传染病吗?是会传染的。而且,一旦患病就得死,简直跟霍乱一样,不是吗?”
“没错。”
“那种地方您还回去?”紧接着林藏又添了一句。“说是那种地方,其实也就是这里呵。”说到这里,他双手撑在地上,稍稍直起身子,环视四周。
“胡说。那都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而且,化作地狱的不是别处,正是这个村子。我可是曾管辖这花里的组头,甚至担任过大庄屋的宽次家的继承人。不过其实也没怎么帮家里做过事。我年轻时就离开了家,成了泉州一名侠客家的下人,在外生活了很久,说白了就跟赌徒和流浪汉差不多。总之,是个一无所成的人。”宽三郎道,“你说你是从大坂来的?那么你有没有听闻过蓑借杉藏这个名字?即便是普通百姓,我想也该听说过的。”
“蓑借……您说的那人,莫不是蓑借一家的大当家?不对啊。没记错的话大当家应该……”
“现在是千藏对吧?杉藏是前任当家。那位先生是位了不起的侠客。我就一直受他照顾。不过,大哥在十年前就死了。于是我便觉得,正好是时候收手。”
不,并不是那样。宽三郎是被赶出来的。
杉藏的死太过突兀。杉藏死后,蓑借家一分为二。在盛大的葬礼和法事之后,少主万吉和千藏便争起了继承权。宽三郎站在万吉一边,结果他们输了。万吉被杀,而万吉的得力助手宽三郎——逃了。
于是您就返乡了。林藏道。“情况是可以理解,可是宽三郎大人,那可不是普通的返乡呀。那时候,这里应该……”
“是被封锁了。村子四周都被封锁了。你来的时候,应该也经过了那个通往畑野的入口吧?那里就是进入美曾我的入口。只要过了那里,就能够到达其他四个村子。而那个路口,当时架起了用削尖了的竹筒绑成的墙,还有官兵看守。”
“那不就进不来了吗?”
“我就进来了。”
“所以说为什么呀?该不会是强行闯关,干掉了守卫吧?”
不是。那些不顶用的官兵,只不过是站在那里而已。他们像所有没用的人一样,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或许是害怕染病吧。而且,更主要的是,他们被安排守在那里,只不过是为了防止里面的人出来而已。至于想进去的人,他们根本无所谓。一定是这样。
“一听说我是这个村里的人,那些下等武士就吓得跳开了三尺远。我还不是要从村子里出来呢。我只说要进村,他们就扔下一句随便。不过如果是反过来,想从村子里出来的人,或许就要被捅死了。”
“捅死?”
“用长矛。躲在那片竹墙后头捅一下就行。已经有两个人死在了那里。实在是残酷,他们应该是怕得很。”
“您说里面的人?”
里面也是。外面也是。“只要跟这个村子相关的人,全都被视作污秽之物。看守们的表情好像在说,一碰着那些人就会死似的。真是愚蠢至极。不过,他们应该是害怕。”
“大人就不害怕吗?”
不害怕。并不是因为胆量大。我本就准备送死。宽三郎说自己才是真正没用的人。不管是逃之夭夭,还是争强好胜,不,自己或许连去争斗这件事都做不到,宽三郎这样想。那么,就只有被杀。
宽三郎虽鲁莽,却并不强大。腰上佩着刀,却并不想去拔。就算拔刀,也只是为了吓唬人。直到那时候为止,他都没有拔过哪怕一次刀。即便跟人对砍,宽三郎对刀术也是一窍不通。起争执的时候,他也只是靠装狠蒙混而已。周围的人都以为他很强,实际上他的腕力也的确过人,但那不代表换上真刀真枪过招他就能胜过别人。要说他用得顺手的,还得数镰刀和手斧。他做侠客时,只不过是靠演技虚张声势。
正因为如此,夺位之战时他才选择站在强势的一方。万吉与他并无恩义。只不过如果万吉赢了,宽三郎至少可以做上个小头目。既然这样不如……
可是,万吉一下子就死了,连葬礼都没办成,手下四散而逃,宽三郎也跑了。但他无处可去。舍弃了过去的宽三郞无依无靠,他别无选择。可是,如果被杀,至少也要死在故乡。他这样想。
宽三郎当时已有耳闻,老家所在的美曾我已一片狼藉。所以他选择回乡,觉得这样就可以一死。然而,“当时觉得自己要死了。不,是死定了。可是,似乎在我回来的时候,疫情已经有所收敛。”
“是……这样吗?”
“反正我没染上病,但是……唉,也没饭吃。不管是家中还是外头,走到哪里都是尸横遍野。而且,那时候快夏天了。所有的尸体都开始腐烂。上面爬满了蛆虫,挤满了苍蝇,简直臭气熏天。生还的人都虚弱不堪,也无法到村子外头去。就算是个正常人也难免要生病。”
那实在是太残酷了。腐臭。污秽。苍蝇和蛆、无人安葬的死尸,还有活不下去的生者。
“恐怖、残酷,再没其他词语可以形容。我走进村子后就感到胸中难受,不知吐了多少次。人们常把地狱什么的挂在嘴边,那个时候的这个村子,才是真正的地狱,不是比喻。”
村里人都死绝了,一开始宽三郎这样认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人们都已经虚弱到几乎张不开嘴的地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还活着,但看上去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被尸体包围,既没吃的也没喝的,有的只是恐惧和颤抖,就算没有疫情也活不下去。而且救援永远都不会来。
“我首先做的,就是将尸体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
“因为,当时的情况根本无法区分谁是生者谁是死者。所以,那些摇也摇不醒、拍也没反应的,就全排除掉了。还有一口气的,就扛到庄屋的家宅,让他们睡在地上。并不是要给他们看病或是做什么救治,只是让他们睡而已。唉,希望他们得救的慈悲心肠,在当时根本就顾不上。因为我觉得,反正自己最后也是要死的。”
在畑野村将生还者集中起来,再把死尸堆起来之后,宽三郎就将剩下的事暂且交给多少还有些体力的人处理,自己则朝着老家所在的花里走去。他在花里又做了相同的事情,在竹森和川田也重复着同样的举动。木山几乎已无人生还,就这样还是让他找到三个还有口气的。
宽三郎进了山,找来一点点能吃的东西,带着三人回到了花里。吃了点东西后,那几个人稍微缓过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宽三郎忽然生出了不能就这样撒手不管的念头。
他回来原本是为了死,并无其他事可做。接下来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他也不知道。没有药,什么都没有,所以,“我就开始打扫。”
“打扫?”
“就是打扫啊。不把那些脏东西清掉,原本能好的病也好不了。所以,我就强迫那些还能动弹的人行动起来。”
“您让那些快死的人干活?”
所以才被人们称作恶鬼。宽三郎应道。“反正,若放任不管,他们也是一死。既然还能动,就算辛苦,哪怕是动一动再死也好啊。活动活动再死,或者躺着不动等死,反正都是死。就算被逼着动弹了几下,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井水已经腐臭,至少看上去是这样。所以,我让他们去河边取水。村里还剩下的也只有堆积如山的柴火了,所以我又让他们生起了火,叮嘱他们要先将水煮沸,放凉之后再喝。因为村外已经下了命令,要求人们这样做。
“为什么会生病,究竟是不是瘟神之类的作祟,都无从得知。我只是觉得,污秽之物总不能放着不管。”
至于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全用木车拉上了山。我总觉得,就是因为有那样的东西在,人们才会生病。”
这并不是谎言。肮脏的东西全放到村外。不管是顺水淌走还是烧掉,总之必须全部清除,他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农家不是有‘送虫’的习俗吗?就跟那个感觉差不多。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场什么样的灾祸,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为什么就觉得非那样不可呢?不管我再怎么搬,村子里还是堆满了死尸,尸体全都腐烂了,已经没法看了。不管是女人、孩子、老头儿还是老太太,都一个样子。在木山村的郊外,有一处人们都不愿去的偏僻地方,我就把所有尸体都扔在那里了。”
“扔掉了?不是埋掉?”
“就我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哪里还能挖什么墓?也没有棺材,什么都没有。我全给扔了。所以……”
恶鬼,是吗?林藏道。
“看上去应该很像恶鬼吧。把已经腐烂的尸体搬到车上,扔掉,又接着再搬,再扔。简直就跟画里的地狱恶鬼一样嘛。而且,也不管孩子多么小,姑娘多么可爱。那就是恶鬼的所作所为,但凡还有人心的都做不到。而我,就在那一天,一遍又一遍地……往荼毗原……不停地堆积人的尸体。扔尸体的时候,身上的东西全给拿了下来。死人不需要钱。钱包、衣服、袜子,什么都不需要。人死了只会烂掉而已,还能用的东西则不应该扔掉。”
那些东西就不肮脏了吗?林藏问。“死人身上带着的东西,在下都没怎么碰过。总觉得……不是滋味。”
“那是你错了。”死并不代表肮脏,只不过尸体会腐烂而已。“那些所谓的物件,还不都是为了活着的人而存在?这世上所有的东西,做出来都是为了让活人用的。所以,活人就应该去用。死了的人什么也用不了。在那个世界里,用得上的顶多也就六文钱(死后渡过隔在现世和来世之间的三途川时所要缴纳的渡河费。)而已。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从六文钱变成十文钱,待遇又能有多大改变?可是,活人呢,有十文钱就能填饱肚子。因病暴死的人是很可怜。可是啊,林藏,那些死了的人,会希望活着的家人和朋友陪他一起死吗?他们会在心里想你们这帮家伙都去死吗?我若是死人,就不会那么想。我虽被骂作不知廉耻、不知感恩,被当作恶鬼一般敬而远之,但绝不会有那种无情的想法。还活着的人自然希望他们继续好好活下去,身边的家人也是希望他们能活久一些。一般人都会这样想吧?那么既然想活下去,就需要钱和物。”
“您当时……又想活下去了?”
“是。”就在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搬运腐臭的死尸,剥下他们身上的财物时,“我开始觉得死是件太愚蠢的事,甚至都已经忘记那回事了。更重要的是,我没死掉。”
被感染,然后死掉。明明一开始是这样打算的。
“我将尸体扒个精光后扔掉,然后到山里找能吃的东西,就这样不停反复。把从山上采回来的东西拿给还活着的人吃,观察了两三天后,有几人已经大致恢复了精神。也就是说,他们之前只是太衰弱了而已。那些还活着的人,都没有得上那要人命的病,我这才意识到这一点。”
活下来的人都没得病,宽三郎这样确信。他们的症状不一样,看上去几乎全是因饥饿所致。发烧似乎也是源于吃了不洁净的食物。事后进入村里的宽三郎就完全没事。
瘟神早就离开了。是新生的恶鬼——宽三郎将其赶走了。
“我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后,才将堆积如山的尸体给烧掉了。那才真正是‘送虫’了。那些东西,当然要全烧掉了。从那尸体堆里,要是再生出什么不好的东西来,可就真没辙了。所以,我将他们彻底地、一遍又一遍地烧了个干净。整整花了好几天时间。尸体燃烧时的恶臭飘散在整个美曾我上空,升起的黑烟据说从京都、大坂都能瞧见。”
宽三郎仿佛化身成地狱的狱卒,将故乡的、村子里的伙伴们付之一炬。不管胳膊、腿脚、头、肠子,不管孩子、大人和老人,全都烧了个干净。黑灰漫天,骨头爆裂,油脂不断地往下滴。凶神恶煞般的黑烟直冲云霄,红莲业火熊熊翻滚。而宽三郎,就半裸着上身站在前方。当时的他就是恶鬼吧。可是,那却成了他的骄傲。“没错,虽然成了恶鬼,但那值得骄傲。你可看好了,正因为那样做,这个村庄才得以被拯救。如今,生还下来的那两百几十口人,是我救了他们。这事我才不会谦虚。不管最初的打算如何,就算这只是偶然的结果。”
没错,这只是纯粹的偶然。即便如此,“正因为我化身为恶鬼,那两百多人才能得救。这是无可置疑的。如果当初因尸体肮脏恶心就不去碰,那么大家早都一起变成尸体了。是我一个接一个地将那些死人扒个精光,烧掉他们的尸体。是我像来自地狱的狱卒一般,踢着那些孱弱的家伙让他们干活。而且,那些从尸体身上扒下来的衣服、尸体身上带着的物品,还有死人生前居住的房屋等,全都帮了生还者的大忙。死人身上的钱财全都用在了活人身上。”
“是……这样吗?”
“没错。我可没私吞钱财!那种情况下若还想着中饱私囊,那成什么了!你听好了,美曾我的这五个村庄,正是靠化身为恶鬼的我和死人身上的钱,才起死回生的。”
武士、和尚、官府的人、他们什么都没为我们做。他们只知道大吵大嚷地慌作一团,然后自欺欺人地视而不见。他们只会担心自己受到连累,躲得远远的。他们试图隐瞒、逃避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去死,简直就跟拉完屎要用沙子盖住的猫一样。只不过因为村民们得了病,就视他们如粪土一般对待。
对了。林藏开口道。“那个……当时的那个庄屋后来怎么样了?是不是早已经去世了?”
“那个庄屋?”
“是。如今的庄屋又右卫门大人的父亲,就是当时的庄屋吧?那个只知道对上头一味服从的家伙。考虑到村子当时的情况,在下倒是觉得可以告他一告。”
“庄屋……又兵卫……我回来时就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
“是。”
“也就是说,他在村子被封锁前就逃了出去?”
“谁知道呢。”不知道。“之前的庄屋后来怎样了我不知道。最后跟外头就村子的情况进行交涉的是我。官府的人看到了烧尸体时的黑烟,于是过来查看。我就抓住机会,极力跟他们解释瘟疫已经过去,不用再担心被感染了。我就是证明。而那些官府的人几经协商,终于在十日后解除了对村庄的封锁。”
对了。然后……
三
“并不是要逼您。”和尚说道,“您的功绩值得称赞。这大家都明白。您如今这样的生活不就是证明吗,宽三郎大人?为非作歹离开了村子之后,您成了个赌徒。正常情况下,您这样是回不了村里的。就算回来,也没地方住。可现在呢?您不是村里的官员,不是百姓,不是铁炮击,也不是樵夫,但不还是住在这样的大房子里……”
“这里原本就是父亲的家业,而且我后来也重新改建了。村里的人就不提了,我没受你半点恩惠,哪轮得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
真是难缠呀。和尚挠起了光秃秃的脑袋。“这事不会给您添什么麻烦,也不收您钱。听说您在村民面前说贫僧是为了赚钱才教唆他们?那才是冤枉呢。您处处为村民考虑,贫僧都明白。可是,如今担惊受怕着的,正是那些村民呀。”
是因为鬼魂吗?“鬼魂真的存在?”
“存不存在,贫僧可不知道。”
“你不知道?”
“菩萨的教诲里没有亡魂一说。所有神祇只不过在六道之中轮回。驱鬼除魔那是神教的事,驱灵去邪也不是僧侣该做的事。”
“那你究竟做什么?”
“您要知道,受惑的不是神祇。神祇不会受惑,宽三郎大人。死人若不好好按规矩送上路,就无法超度。死人若不得超度,那受惑的可是活人。”
“哼,狡辩!”宽三郎这样一说,和尚立刻跟着说道:没错,那就是个权宜之计。
“反正就是假话吧?”
“是假话。虽是假话,也是现实。受惑之人,什么都能见着,也什么都能听着。在能见着和能听着的人面前,那些就是现实。多么可怕,多么恐怖,所以,才需要和尚。佛法是为生者准备的。好生地活,好生地死,佛法教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得好听。”宽三郎卷起了衣袖,“为了生者,你都做了什么?”
在那片地狱之中。
“是躲在寺庙里念经吗?你整天拜佛究竟拯救了谁?村民们的病是因为你才好的吗?还是有人因你死而复生了?你和那些武士都是一路货色。”宽三郎面露凶相。“你什么都不做,只从他人身上偷窃,简直跟小偷一样。没错,我是像你讲的那样,抛弃了亲人,离开了村庄和这片田地,是个赌徒,不是什么正经东西。可就算这样,靠这个,”宽三郎将上臂往前伸了伸,“靠着这只手我活到了今天。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确实,村里人都给我送山芋、洋葱、米和各种东西。只要是需要的,我从来不缺。这些都是作为那时候的谢礼,是对我变成恶鬼的谢礼。”
明白。和尚苦着脸说道。“贫僧那时候也是如坐针毡。想冲进村里来,不管做什么,只要能帮上忙就好。可是,寺庙在村子外头。进不来呀。贫僧不知带着煮好的粥来了多少次,都被赶了回去。”
“我不就进来了?”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你进去就不出来了才放行的。他们说进去就不能再出来,送东西也不行,拒绝了贫僧。还说也不可以转交。”
“哼,借口!那么,你就说再也不打算出来了,让他们放你进去啊。如果真有救人之心,你应该早那样讲了。”
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和尚说。
“什么?你什么意思?那么,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劳了?”
“不是那样的。是因为贫僧跟庄屋又兵卫大人有约定。当时的情况再持续下去,物资必然短缺。更要命的是,村民们也一直处于虚弱状态。再没有吃的,那不就没救了吗?所以他请求贫僧,不管什么都好,一定要送吃的过去。现在讲这些,看起来好像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但直到村口设起关卡之前,贫僧也确实一直留在此地给病人看病。可是后来事态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于是,又兵卫大人便带着贫僧一起去了代官所。在等他们商议的时候,贫僧为了调配粮食回了一趟寺庙。结果,回来的时候封锁就开始了。”
“又兵卫?那个人,是人渣。”宽三郎道。
“是吗?”
“是,那个人就是。”他夺走了我的一切。
“就算是那样,又兵卫大人还是为这个村子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
“你倒是讲讲他都干了些什么?你听好了,这村子里没一个人念那家伙的好。所以他儿子又右卫门现在才活得畏首畏尾。就算他是庄屋,也没人拿他当回事。”
是啊。和尚点头道。“唉,您年轻时跟又兵卫大人起过冲突一事,贫僧也从您父亲嘴里听说过。但是,那人并不是坏人。包括那个时候,他虽深知自己身为低等官差无法做主,仍旧直接去找代官商谈求救。他可是跪在地上,磕头恳求代官帮助村民、拯救村民的。”
“漂亮话谁都会讲。可结果呢?还不是什么都没办成吗?那个人……”
三十年前。
“又兵卫大人的事情不提也罢。”和尚道,“他究竟是逃跑了还是死去了,已经无从得知。或许因为被代官严厉叱责而感到害怕,又或许他在自责疫情扩散都是他一个人的错。至少,贫僧最后见他时,又兵卫大人还是个堂堂正正、了不起的庄屋。如今的又右卫门大人虽然还年轻,但不也是相当努力吗?这样就行了。今天我来找您商量的……”
“不就是闹鬼的事吗?”
“正是。”
“那种连究竟存不存在都还没搞清楚的东西,又能怎么样?想必你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吧。”
“并非如您所说。”和尚板着脸,“死人与否,贫僧无从得知。可是,如今困惑的可是这里的村民。除了您之外,美曾我五个村子的人全都处于恐惧之中。贫僧觉得,这事必须得想办法解决,所以这才来找您商量不是?”
“只要办葬礼,问题就能解决了?”靠那种事情?蓑借杉藏的葬礼盛大极了。和尚来了一大群,花和祭品也是数量庞大。可是,杉藏会因为那些而满足吗?他疼爱的万吉被千藏杀害,甚至连葬礼都没有。
“葬礼啦,法事啦,和尚,那些事情才没有意义吧?办或不办都没有任何改变。非要在那种事上花钱,不是傻子才做的事吗?小小意思一下就行啦。只要有哀悼之情、怜悯之意,在心里想着那些死去的人,不也挺好吗?”
“是啊。我说宽三郎大人,”和尚的语气变得稍微亲切了一些,“就跟佛教教义里没有亡灵一样,佛道修行跟葬礼也没有关系。赐予法号给死者,硬要将其收为佛家弟子,又是念经又是超度的净做些为时已晚的事情,那其实正是为了给活人行方便呀。坟墓、灵位、佛坛之类,那种东西全是点缀,跟佛道也没有关系,只不过是为了慰藉施主而行的方便。这一点,其实完全如您所讲。可是宽三郎大人,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这葬礼是为生者而办的呀。”
“你什么意思?”
“总之,它就像是某种了断。”
“了断?”
“了断就是了断啊。父亲不回来了,母亲也无法复生——面对这种事情想做个了断其实很困难,所以才不惜花钱大肆祭拜。卒塔婆或者其他任何东西该建的还是建。人已经死了,再也见不着了,人们都是带着这种心思去做的。如若不做,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疑虑吧?正是这疑虑在心中反复,才令人困惑。到了那种时候,就要出问题了。看见鬼魂的,是活着的人。就算是和尚,只要乱了心智,也是什么都会见着。所以啊,宽三郎大人,鬼魂亡灵存不存在,其实跟和尚半点关系都没有,只因为施主们不想再见到那些东西,寺里才为他们做那些事情。贫僧现在讲的,全是为了让您成全。”
“你是说,一切还不算结束吗?”
“祭奉的形式有很多种,根据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形式。所以说,您当初所作所为,虽说实属恶鬼罗刹之举,但其实也是一种值得敬畏的祭奉啊,宽三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