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谁都会有那么一天,人生终点站 (第3/12页)
马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傲轩小说网www.ax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新生。如果死者尸体三天之内未能大敛入棺,那么就不可能再生了。在中国古代,甚至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存在灵魂不灭的思想。随着这种观念的发展,人们自然会想出各种办法为死者的“未来”作出安排,葬礼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人们普遍相信,通过葬礼,生者就会将死者的灵魂送入到了另外的世界。也就是说,丧礼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生命的转换和延续,让死者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h3>二、葬礼,让逝者“入土为安”</h3>
葬礼是丧葬礼仪的后期过程。按照中国古代的礼法,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一月而葬,这是先秦以来对统治阶级下葬时间的界定。到了宋朝,下葬期限似乎并未因身份地位而作明确的等级区分。宋朝政府以法令形式对丧葬时间作了相应的规定,几乎所有死者都要求在三个月内下葬。
葬礼之中,“卜宅兆、葬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宋朝民间最受重视的民俗事项之一。
所谓“卜宅兆、葬日”,就是选择墓地和下葬的时日,这些在宋朝都是由“葬师”来完成。事实上,中国古代盛行风水之术,宋朝自然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葬师”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这些人专门为他人看风水。他们主要依据墓地、宅地的地势及方位、周边环境来决定墓地的具体位置。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宋朝还出现了非常专业的书籍——“葬书”。显而易见,“葬书”是众多风水师长期研究这门学问的结果,是他们对这个行业普遍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是“葬师”们学习技能的教材,更是他们“卜宅”的基本依据。
宋朝民间通常是根据“葬师”的意见来决定死者下葬的年月日时。但是,葬书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因而每个葬师都会对墓地见仁见智,不同的葬师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尽相同。而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是趋吉避凶,自然会对墓茔位置作出“最佳”选择,以利于子孙的未来。从现在咱们的科学角度看,这种见解完全是迷信的,经不起科学的检验。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现象,绝大多数宋朝人似乎深信不疑,其必然结果就是延误下葬的时间。
尽管宋朝盛行风水之学,但并非所有宋人都相信这些东西。不少士大夫甚至还著书立说,质疑或批判阴阳风水理论,尤其在丧葬礼仪方面。以司马光为例,他在《家范》和《葬论》中多次批判说,阴阳与风水学说自相矛盾,而世人既信阴阳之学,又信风水之术,实在是愚蠢之极。在他看来,殡葬与后人的贵贱贫富寿夭无关。平心而论宋朝风